2010年10月31日星期日

王赛芝你是不懂中文还是没长眼睛?








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王赛芝是这么说的>>>>

赵明福妻舅苏志海昨晚被推撞事件纯属一起人挤人的意外,并宣称她在现场没有看到有人跌倒在地。

她今午在加腊士大街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也否认本身在事故发生后“不顾而去”,反而炮轰全民挺明福政治化整起事件。

“当时正在下雨,地面路滑,加上下坡路面不平,冲撞之间人挤人,他(苏志海)才会跌下去。”

王赛芝也点名指责《当今大马》等数家媒体,对她的报道不公,特别是指她在事故发生后“不顾而去”。

她强调,本身并没不顾而去,反之,曾看到苏志海站起身,没什么不妥后,才离开现场。

王赛芝在加腊士举行的两场记者会上,都指责《当今大马》报道她“不顾而去”;不过,《当今大马》翻查昨日的新闻后,却证实没有使用这个词。

《当今大马》昨晚的报道是:“这时,该名男子兀自一脸怒容,口也没闲着地骂个不停。至于王赛芝则已在混乱中,乘车离去。 ”





看图片比较好,一图胜千语。

花靓佬的手在做什么?这个距离能叫人挤人吗?推倒跟跌倒是两回事,“乘车离去”跟“不顾而去”也大有不同。

王赛芝,你是没长眼睛还是不懂中文?如果你不先看清楚图片就来发炮,活该你中吊。

即使是≪全民挺明福≫政治化事件,也要多谢国阵有烂人才能让人家打蛇随棍上。

况且,赵明福根本是政治的祭品。请不要假惺惺的扮作无辜。始作俑者是国阵。

我没有忘记,你们也心知肚明。

王赛芝,做人和说话都要凭良心,不要为了你走后门得来兼之没有实权的副部长位子而埋没良知。中文不好可以向你的前领头人翁诗杰多多学习。

可是心地不好就得自作自受,告诉你,这个世界是有报应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而已。

你要天天祈祷死的不是你家的人。你要感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是你。你也要求神保佑赵明福不会夜夜入你的梦。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警方为什么扣留全民挺明福成员?

























号外:在补选区要求政要支持请愿的≪全民挺明福≫成员,刚刚被警方没收了身份证,全体请回警局去了。

为什么推人让人受伤的不被请去问话,受伤的就中抓?

公仆,这就是你们保护人民,听取民意的方式吗?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妹仔大过主人婆
















我从来不知道,要见人民公仆,是要受到邀请的。

我们付他们高价薪金、津贴费,让他们贵为YB然后当真正需要他们做一件为民请命的事时,他们说,你们没有受到邀请,是自己不请自来。

言下之意,似乎没有被邀请,就不能自己来,更加不可为民请命,不然就是搞破坏。

妈的这是什么逻辑?签署或表态支持请愿,就是破坏?为什么它不能是一件俯顺民意的,让真相大白,抚慰生者,安息亡灵的事?

陈莲花的邀请论,让我发觉原来我付薪水请来工作的人,如果没有邀请我,我就不可以要求见他询问和监督他的工作进度。

嗯,所以按照陈莲花人民公仆的逻辑,明天我得要求我的工人,邀请我去车厂见他们才可以见他们。

妹仔竟然还大过主人婆。

多么本末倒置食屎嗬饭的想法。

人贵自知呢,做到这般丧失良知,还真的是空有人皮枉为人。

对这种捞到一官半职就自以为高官、不自量力、不知进退的家伙,我们就得让她以后知难而退。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状况,我们是付薪的老板,她们是受薪的公仆,别让她们得了便宜还扮老板。

教育政客,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才是老板,他们只是支薪执行国策。搞不清楚这一点的人,分不懂庄闲的人,不具工作的资格,我们不要聘请他。

各位,记住今天,记住被恶意推倒的苏志海、记住在众目睽睽下被驱车直撞的啊忠哥、记住死的不明不白的赵明福。

陈莲花/王赛芝,祝你们今晚没恶梦,睡得香,眠得稳。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是不是人来的?




赵明福小舅子苏志海被推倒受伤。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恭喜馬來西亞獲得諾貝爾神經獎

大馬,終於得獎了(搥胸飲泣)。。。。






得獎作品——装在门后的洗手盆;大门打开就会撞上厕所门。

得獎原因
——

場面話:因為你能我所不能,給你贏。

真心話:媽的神經得好均勻。



(老馬,你得左喇───!)









因為還有很多人沒發覺這是那裡的門,所以加兩句:

吉隆坡陆军95医院偷工减料
面积大缩水,门后装洗手盆



那個厚顏無恥的國防部還向财政部上诉,要求將原本造价2亿6789万令吉的醫院提高到3亿4100万令吉。報告沒有說這座醫院是什麼時候開始批准建造的,但是先後的國防部長有兩個,一個是紅唇懼內佬、一個是阿末扎希,兩個都是巫統的。

看哪,我們的血汗錢就是被這些神經佬給吃光光的。

記得,要肚懶。

2010年10月25日星期一

我家也有诺贝尔奖



我家的太后娘娘颁布,我家已有计划,至少要栽培一只会扫大便的狗,又或者会接电话的猫,让他们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马猫或狗。

惟没有规定会在那一年栽培成功与得奖。

钦此。




























(妈的这也可以算是新闻吗?)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

官车失窃的瞎想





有人说是太岁头上叮虱子。

有人说是民联自编自演,故意剃新任全国总警长的眉头。

也有人说na是别有居心者念念不忘雪州政权,要在行政议员的车上找证据。

你心中有什么想法,不必告诉我,放在你心中就好。

记得,要肚懒。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0年10月16日星期六

官逼民反

這條是轉的。

我這輩子的弱點很多,除了看不得動物受虐,還最看不得老人與小孩吃苦。去年在泰國上飛機回家,看到一個應該有70歲的老婦一人提著4件看起來比她還重的行李就心酸。她說是嫁到泰國的女兒托她帶到馬來西亞去給在吉隆坡唸書的外孫的。

都是吃喝玩樂的東西。寄艙怕貴,又怕壓壞,索性叫老人回家時替她扛回去。

結果因為不忍老人吃苦,上下飛機都撲著去幫她扛。當然少不了咒罵那個沒有腦的女兒。

我老媽在生時,我跟老妹從來沒有讓她單獨出門過。

出國吃風固然要輪流請假牽她的手給她指路為她擔擔抬抬,陪她吃喝講笑話給她聽,還要應付她的慷他人之慨,順手把她老友血拼的戰利品掛到女兒身上,她們老的兩手空空再去拼過。

有一年在峇提雅遊船河,她們一行四人狂買江魚仔,我連脖子都吊著咸魚,最後幾乎連耳朵都失陷,要掛上買來的海產了她們才住手。可是我被大小包阻住了視線,一腳踏出去沒踏中木板,上不了船,還整個人噗的一聲掉下海。

結果老媽當場反面,埋怨她的好友把她的女兒當卡卡來使喚,忘了其實是她一直在叫人免客氣盡情使喚的。咸魚當然遊走了。江魚仔的下場不太記得了,後來好像有晒乾再帶回去。

回到家,還被老妹罵笨;出師不捷,反倒浪費了老人家血拼的戰利品。

好氣嗎?可是現在想起來,卻覺得好彩;因為是這麼的幸運,跟我的生命之源有留下了這些想上一萬遍也不覺得膩的生活片段。假如,我是說假如,如果有人因為貪贓枉法,而令我的老人受像武吉公滿居民這麼樣的苦,我是絕不會與他善罷甘休的。

所以,請大家一直來轉這一條,當公僕保護不了我們的老少婦儒,我們就要自己保護自己。

下一屆,讓我們向國陣說不。

讓我們給
黃燕燕多一點工作做,不然她吃飽太得空就會去幫手紅唇懼內佬推廣預料將在2015年完工的吉百塔(Jibai Tower)
(fb友Bear Foong的版權)

這一條,原文出處在這裡:执意赞成山埃采金者,你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自从武吉公满金矿以山埃采金以来,武吉公满及周边居民除了不约而同健康出状况外,还频频患上无名皮肤病,苦不堪言。

下图为一名最新皮肤病患的照片。病者是一位60余岁的老伯伯,住在距离金矿1.5公里的Simpang Kallang。他于一个月前皮肤出现痕痒,红肿,红疱滋生,还恶化成脓疱。


从此照片不难看见其脓疱破裂出汁的状况,见者心酸。。。




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生存在健康安全家园的权力?

血肉之躯承受如斯痛苦,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试问执意赞成山埃采金者于心何忍?说山埃采金安全的国会议员,卫生部和环境部,更新山埃采金执照的州政府,您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天下父母心,对于居民患病的事实,倘若你们还是无动于衷的话,我不是在否定你们的“父母心”, 而是因为~它不是发生在你们的家人或你们的孩子身上。。。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竟然连要好好保护自己身体,以落实基本的孝道也不能做到,呜呼哀哉!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是,我很懒屎




不过我说过要拍给仁哥看的。

因为仁哥说:






仁哥哥,快来,苹果来了!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無知了多少年

作家Echo許慧珊在她的面子書上這麼寫道:“

如果你不确定什么叫《公器私用》,这篇文章能告诉你。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无知了那么多年。”

我很同意,尤其是在發生過飆車追馬打的事件之後。(呃你不必找了,這一條我還沒有寫上來。。。)

這一篇轉的很長,可是很有點意思,想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對於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無知了多少年。

【转】龙应台:世界公民意识

龙应台:世界公民意识

 今天要讲世界公民意识,我想先从我自己的小小的研究说起 ,你大概觉得很奇怪,龙应台甚么时候开始对于世界公民意识有所研究了?

  我有的。

  我有两个长年观察观摩研究,做笔记、讨论、辩论研究的对象,这两个研究对象,一个今年已经16岁,我观察他16年;另外一个研究对象今年20岁,我观察了他20年。

  这两个研究对象,从小跟我朝夕相处,在我的严密的观察之中长大。

  他们是两个欧洲的少年,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这两个研究对象身上看到他们的意识是甚么样的状态。

  公器勿私用

  第一个是在研究对象之一,他12岁的那一年,我记得我在台北市政府工作以官员的身分有一天跟记者朋友吃饭。几个不同的记者吃饭,那这个12岁的小孩也在。当我跟他介绍说这几位是我的好朋友的时候,这个12岁的研究对象他马上一个反应说:

  你们怎么可能是好朋友呢?你是官员,他们是记者,那你们之间是应该有一个监督跟被监督的关系,怎么会是好朋友?

  他是一个直接的反应,当时就让我吓了一跳!就是---你这个12岁的懂得甚么,怎么会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当这个研究对象到了13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我写过,而且它流传的比较广:

  有一年这13岁的小家伙到台北来看我,那么我很高兴的要带他去某一个名牌的运动鞋的店去买运动鞋。

   之所以去的原因是,这个名牌世界名牌的运动鞋的总经理跟当时我工作的文化局有合作的关系,这个合作的关系他们曾经捐过八千双的鞋子,所以就认识了。认识 了之后,这总经理曾经跟我说:「你下次你孩子来台湾的时候要买鞋,到我那里我跟你打半价。」因此当天我跟这孩子说:「你要买运动鞋吗?我带你去,因为会有 半价!」

  我告诉他这个背景,这小孩子就跳起来,开始穿鞋子要跟我出门,但是他一面在绑他的鞋带,他一面回头跟我说:

  「我们去买鞋,可是妈妈你很清楚喔!我们去买这个半价的鞋,那你就是一个腐败的官员!」

  这个13岁的小孩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当时就跳起来说:「你跟我解释是甚么意思?」

  他就说:「你难道不知道Gysi是怎么下台的?」

  Gysi是 本来是德东人,他是当时的一个少数的政党的主席,这个党主席刚刚上了头条新闻下台了。为甚么呢?这个人就是因为他是党主席,所以他会有很多公务的飞行,当 累积了一定的里程数之后,你就会得到有一个优惠的机票出来。这个党主席,就用这张多出来的优惠的机票给自己跟家人去渡假去了。那么在他的那个社会环境里 头,这就被认为是一个公器的私用,所以他为此而下台。

  因此这一个13岁的小孩一面穿球鞋一面就跟我说,之所以这个总经理给你半价的优惠,是因为你透过公务的关系---跟他曾经有过合作的伙伴的关系才得到这个半价的优惠,所以你如果今天带你的儿子去买那个鞋子的话,你其实就是一个腐败的官员!

  你们是不是想知道说后来我们有没有去买鞋吗?有没有?我当然跟他说我们就不去了,鞋子就没有买,那就到别的地方去买全额的。

  这是第二个,但是这小小的经验,使这研究对象给我很深的震撼。

  我心里的震撼是说,到底是甚么样的一个环境会让一个13岁的小孩,他不但懂得那个党主席为什么下台,而且他也懂得工跟私不可以混乱,然后他出来这个抽象的懂得之外,又会运用到他的实际生活环境里头来判断是跟非!

  关怀弱势

我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怎么来的?

  这一个13岁的研究对象到了后来15岁的时候,罗马的教宗教皇开始改选,在整个改选过程里头,到最后的时刻就出现有几个选择:

  一个可能是黑人主教、另外一个是拉丁美洲的、还有一个是德国的主教。三个候选人。

  在揭晓的当天,这个15岁的研究对象就从学校回来了,一进门我就问他说:

  「你知不知道选举结果?」

  因为他非常的关心这个议题,他就说他已经知道了。

  我就问他说:「你跟你的同学们,你们这些德国孩子是不是觉得很自豪---新的教皇是一个德国人?」

  这个15岁的研究对象他跟我说:「我们大失所望。」

  我很惊讶他为什么会大失所望,所以我究追问他原因,他就说出一番道理来; 他说他跟他的同学们都觉得天主教本来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一个宗教,相对于基督新教。自从上一任这个波兰出生的教宗任职以来有很多的突破,所以他们会觉得---如果下一个教宗是一个黑人,或者是一个拉丁美洲------也就是这一些所谓的偏远的弱势的族群跟文化里头产生出来作教宗的话,那可能代表天主教在他的这个教义上会再更跨越前进一大步!

  结果没有想到选出来的竟然是最传统的------欧洲中心的德国的一个教宗。所以他们觉得那个往前跨的象征的意义,就因为选了一个德国的教宗出来,就已经失去了一半。

  我当时听到这个15岁的研究对象这样的回答的时候,心理又是一个很巨大的问号。

  我问他说:「这是你个人一个人这样想?还是你的同学们也这样想?」 他说他的同学们都是这样想,在课堂里讨论的时候连老师都是这么想。我心里在想,以一个15岁的研究对象,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

  什么叫做前进、什么叫落后

  什么叫激进、什么叫保守

  你又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一种价值观

  就是------

  弱势的族群跟弱势的文化,应该得到特别的张扬跟特别的保护,或者是说特别的推崇呢?

  这个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你们的脑子来的呢

  疑问在我的脑子。

  到了这个还是15岁的这个研究对象跟他19岁的我的两个研究对象,有一次到台北来玩。

  在台北他们发现走在路上的时候,几乎每一个街角都有一个7-11,所以我就听到这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对话。小的问大的说:「奇怪,台湾怎么会这么多的7-11

  大的就对小的说:「我也觉得很奇怪呀!他的政府为什么会容许这样呢?」

  我当时就插入了,我说奇怪了,7-11多有什么不对?问题在哪里?这两个研究对象就开始来告诉我说:

  「7-11是跨国的企业,他有巨大的财力跟充沛的人力。他可以24小时的营运,但是一般的矸仔店、小杂货店,属于个人特色的一种小店。他不可能是一天24小时跟你混,一个爸爸 、一个妈妈 、一个儿子。所以如果说7-11的店非常多的时候,表示其实这个大跨国的大财团的这个系统,是在消灭那种小的矸仔店的文化,而且使小的有个性的商店的彻底的消失。那所以你如果要保持一个社会的多元 。你如果要保持一个城市的本土的特色的话,你会非常的注意说是不是这种跨国的连锁的东西不能够有这么的多。」

  这是这两个研究对象彼此之间的讨论,一个15岁、一个19岁。

  我接下来就在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说,其实他们所讲的这些东西,我刚刚讲的这些例子,

  公跟私之间的界线:

  记者作为监督者;跟被监督者的官员之间的界线------资源的不能滥用。

  这个弱势文化的必须得到保护;

  这个小资本的商人,跟这个小店的这种特色传统,应该被保护的这种概念

  其实你要说穿了它是什么东西,它其实就是公民教育!

  所以我心里带着一个很深的疑问就是说,那么这个两个欧洲小孩,他们公民教育是怎么来的?是谁教你的?

  在我准备这个演讲之前,我跟我这个20岁的欧洲少年说,321号我在清华有演讲,是这个题目。我跟你做个专访,你给我回答。我们就坐下来,好好的谈了这个问题。

  其实问题主要就是要从他的脑子里套出来说,到底这些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你?今天就把我对他所作的这个访谈整理出来,而且因为我参与了他的整个的教育过程,所以我自己有部分的回想。

  他就说:你难道不记得吗?

  你带我去幼稚园的时候,我们幼稚园里头的图画书里头很多的主角,不是德国的约翰或者玛莉亚,而是土耳其的阿里(阿里是主角)。

  在幼稚园的童话书里,就教幼稚园的金头发的德国的小孩阿里的背景是什么、阿里讲什么语言、阿里为什么这样想;这是多元文化的教导。

  他说你不记得吗?

  我们从四岁就开始去参加足球队,去踢足球。在足球队里每一次要比赛之前,教练都先讲话,其实教练每次在教的都是说「你如何跟你的团队合作、你如何尊敬你这个教练作一个权威,但是当你觉得有问题的时候,你跟你这个你想要反对这个权威要如何的沟通。」 从四岁开始。

  然后他说你不记得吗?

  我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你到学校来,然后看到学校的那个壁报上面,是10岁的小孩小男生跟小女生之间的情书。我记得,我到他的学校去,然后看到壁报上是小男生---10岁的小男生跟小女生之间写的情书,原来这是他们正在进行的两性教育。

  他又说:「你不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全校有运动会,是为尼泊尔而走 ?」

  这个五年级已经不是小学了,是中学了。他们的中学,是说每一个小孩你可以跑几圈,他们这个社区的这个小小的厂商---小小的银行,就会募款;跑一圈给你一百块、两圈给你两百块。

  这个募得的钱是干什么呢?是给尼泊尔一个山村里头建一个小学,所以这个五年级的欧洲的孩子跟尼泊尔的孩子中间从小就有一个联系,建了一个小学。

  他又说:「你不记得在我国三的时候,我曾经要作一个口头的报告,要对我全班同学演讲。那个时候我被指定是『全球化下的麦当劳』---这个产业的运作模式。而且我做的是PowerPointPresentation,你不记得吗?」

  我记得。

  接下来他说:「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我曾经跟你讨论过说我们在读布莱希特(就是Brecht

  布莱希特的一个剧本,叫做Galileo伽利略)。」 德文课,也就是国文课,他们的国文课。

  他说:「你记不记得,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文学剧本的时候(事实上整个讨论里头),最大的核心是在讨论什么呢?」

  在那个剧本里头,布莱希特他其实是把Galileo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可以选择在教会对他的压迫之下,他有两个选择:他一个选择是他就勇敢的赴义,就是去被杀头去死,

  他死的话他就是一个英雄,然后是一种像烟火一样的、爆炸式的,让自己成为英雄。这是一种做法来突显他所相信的、他所坚持的。

  另外一个做法,另外一个选择是他不去死,他苟活。他对教会眼前作屈服,但是细水长流。他留下来的生命可以长期的、透过比较安静的方式,去渗透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是你就不是英雄。

  所以布莱希特他就透过这个剧本,是讲到说一个人跟社会之间的关系。你到底是那种烟火式的作英雄,或者不是英雄,但是你细水长流?这一个道德的选择。

  所以这个20岁的研究对象就跟我说,他们在高中在德文课---就国文课里头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事实上在讨论的是一个个人面对社会、或者是面对权威,你要做一个道德选择的时候,你到底可以怎么做的讨论。

  这个其实是公民。

  然后他又说,讲到沙特的小说,里头描写纳粹的士兵在法国,所以当你在讨论沙特的小说的时候,你事实上是整个讨论的核心是人, 面对国家、面对权威、面对于你无法抵抗的组织的时候,你个人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你个人的抉择是什么?

  这是他的文学课

  接下来我就问他说,那么爱国呢?在公民的教育里头,常常跟爱国是画等号的。在很多国家里头,讲到公民就是国家认同,这个概念就出来了。就可以牵涉到,你譬如说到J.F. Kennedy所说的Don`t ask what the country does for youAsk what you do for the country.

  你为国家效劳什么?

  我就问这个20岁的研究对象,我说:「那你们什么时候被教导说你的政府可能是错的?你什么时候被教导说你的国家可能是错的、可能是可恶的?

  你们猜他的反应是什么?他哈哈大笑,然后用一种几乎带着一点轻蔑的那种表情看着我。

  他就说:「你以为我是哪国人哪!你在问一个德国人这个问题吗?你知道30年代的纳粹的历史,那个教训给我们是什么。恐怕国家永远是错的!

  他说:「你难道不会想到说,60年代的学生运动他的要求是什么?他所批判的是什么?」

  他又说:「你还忘记了1989年,我们简直就把那个柏林围墙给推翻、把一个国家给灭亡了。所以你这种问题,怎么可以问到一个德国的少年呢?你这个问题应该拿去问美国人。」

  好,在思考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逐渐知道,原来在那个环境里头,公民教育其实是无所不在。而且我发现他的公民教育其实不叫做公民教育,其实他的教育就是一个世界公民教育。

  怎么说呢?

  去看他学校的环境里头,我发现他从幼稚园到小学、到中学、 到中学毕业。一路上来,一个班级如果有20个人的话,其中起码有一半是外国孩子;从伊朗来的、从阿富汗来的、从韩国来的、从中国来的。那另外一半,恐怕又有一半是混血儿,所以一个小孩在他的成长的过程里头,他左看右看都是外国人,跟外国文化的沟通的语境。

  我也回想到说,学校里不断的有交换的学生来跟去,他的孩子---这个学生会到外国去读一年书,而外国的学生会不断的来到他的身边。我同时发现,他所谓的公民教育,不是一个科目叫做公民与社会,或者公民与政治。


我发现他的公民教育,完全是渗透在他所有的学科里头

  他在政治课里头,谈国家的政治体制。

  在社会课里头,谈一个社会的结构的问题。

  然后他在宗教和伦理里头,谈个人面对环境的位置所在。

  他在英文课------他从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教英文---,那我自己看到他在三四年级到五六年级。可以开始读英文的文本的时候,那个英文跟课文里头,会教美国的民主制度。

  其实这是一个语文课,他的法文课里头的课本教你读法文。五年级的法文课本里头的故事,是在巴黎的阿拉伯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的状态。

  他在国文课里头,就是他的德文课里头,透过文学作品去探讨人在社会里的地位。

  他的地理课里头------地理包括经济,他的地理课里头在教的是这个全球化了之后,这个市场经济会造成什么状况。他在历史课里头,谈的是个人的良知之间的抉择。

  他的无所不在的世界公民教育,透过他的报纸;你知道两年前那个南亚海啸发生了之后,你马上看到报纸连篇累牍的是在谈这个南亚海啸的问题。但是他的报纸会有一个青少年版 ------国中版吧,那国中版会问你说:

  「南亚海啸贫穷的国家那么多人的牺牲,那么富国、有钱的国家,对于贫国有没有一个责任?」

  透过电视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国际的新闻跟国际议题的讨论,到了他家里的晚餐桌上的讨论,就是世界公民教育。

  恐怖! 我发现它(公民教育)是渗透性的。

  在我前天开车到清华的路上,我听收音机,不知道怎么听就转到BBC的节目,整整一个小时,从台北听到新竹刚好听完。它的主题是毒品、海洛英等等还有鸦片,应不应该合法化的一场辩论。

  主持人在伦敦,然后我听到他在这个议题的讨论呢,是一个电话是跟一个布鲁塞尔的联合国的官员------ 专门负责毒品问题的官员的对话,所以我就听到了这个联合国官员的角度。

  他下面一个电话打到麻省Massachusetts一个在毒贩群中卧底了三十年的警察,问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什么。

  这个警察讲完了之后,他下一个电话连线是阿富汗,直接去种那个罂粟的农民,然后在接下来讲完了之后,下一个电话是哥伦比亚,南美哥伦比亚直接贩毒的黑社会组织里头的一个成员。下一个电话是莫斯科的吸毒者本身的痛苦的经验。

  再下一个的电话是柏林的NGO的人,再下一个电话是巴基斯坦的戒毒专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怎么样。

  这一个小时一听下来,我在想------所谓世界公民教育,根本不需要有一堂课来教你!它是任何一个广播,它是没有国界的。地球是一个村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头长大的小孩,你恐怕不需要再去教他什么叫做世界公民意识了!

  公民的定义

  我们现在谈公民的话,当然有两层的意义了。

  一层当然是国民,就是公民意识。它跟国籍有关。你拿哪个国家的护照,那你对这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义务,这个国家对你有什么样的权利跟义务。

  但是我们讲公民意识,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意义就是说,它不是讲国民,讲的是「居民」。

  比如:这是我车子进出的主要的要道,你当然就不能用你的东西来挡了我的路。就是说你在一个社区里头生活所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这是公民意识的另外一个含义。

  我在香港的时候,这个国民跟居民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非常的明显。就是说,他有国民意识的话,是对于哪一个国家的认同、跟哪一个文化认同?

  在香港有很多人是住在那个地方,但是他没有那个国家的认同,他有那种居民对这一块土地、对于一个城市的认同。

  同样在欧盟的情况里头,也有很多。譬如说现在在欧盟是流通的,你在欧盟25--- 大概现在有25个会员国,现在在很多国家之间连护照都不要拿出来看了,就从法国到德国的话,有点像从新竹到桃园这样的一个概念,你可能是一个西班牙国籍的人,长期的住在慕尼黑,他显然没有我们说的第一个国民的那个意义,而是第二个他那个市民的概念。

再来讲一下就是说,谁是Global Citizen呢?我自己给它一些定义,我不知道这些定义诸位会不会认同,我自己有点惊讶的是,我想了半天,我发现我要给它第一条定义呢是:哪一种人是Global Citizen

  第一条定义竟然是:他相信他个人的行动可以造成不同。

  就是他所做的Make the Difference

  我相信有很多人不觉得我自己做的任何的动作,会对于整个社会的前途或者他已经在走的那个轨迹可以造成任何的不同。

  当你认为你做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造成不同的时候,你其实就不会去做任何的事情。

  我相信在座的朋友们很可能会同意我说,我们今天在台湾,可能有相当高比例的人会觉得It does not make any difference。你做什么都没有用!(在馬來西亞也一樣)

  就是那样,而且你再更进一步的话,恐怕现在又有越来越高的比例的人会觉得Don't do anything. 因为没有用,不必做。(所以很多人說他要在大選來時才要做,完全沒有想過如果大選不來了呢?在馬來西亞也一樣)

  所以Global Citizen他的涵义是说,当你认为你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而且你就是采取一个cynical或者是Indifference完全距离的而且不动作不行动的这个态度的时候,那跟Global Citizen的人可能就没有关系。

  所以它首要的条件可能是有一个傻子的热情,就是你还是继续的相信,你自己的个人的某些行为、或者某些不作为,是会影响这个地球的。

  那第二个是他对于公平跟正义是有所关切的

  第三个是他关怀人类的社区的现在跟未来,而且认为这种关怀不为国际所阻挡。意思是说 ,你虽然事情是发生在北京,我虽然是在台北,我还是有权利给你的主席写一封公开信。

  那最后一个就是说,你会以行动来表达这种关怀。

  这是我自己给Global Citizen的一个定义。大家来参考一下,也可以批评一下

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

老的就喜欢了吗?





讲到好像老的就喜欢酱。

认真戆居兼三八。

- Posted using BlogPress from my iPhone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趙魂不散

誠然,今天最大的震撼,還是趙明福依然猛鬼。


他報的夢靈驗了,他也用他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他依然存在於某個空間,等待真相大白,等待讓趙家人可以放下深仇大恨的日子。

今晚,我沒有足夠的力量與心情長篇大論。


但是一如我向趙家的承諾,這個故事,一定要有它公諸於世的時候。

如果你也對這起冤案感到悲憤,請讓我們感染更多的人,追尋真相。


也請你要來支持因為堅持趙明福並非死於自殺,而連生母與親弟也敬而遠之的阿忠哥。請你點這裡,給他一個like。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ref=name&id=100000562081756#!/pages/bie-dong-wo-de-a-zhong-ge/124157030966570?ref=mf